精英日课-思维是平的

思维是平的

脑补

不仅仅是策略、性格和意义,还有动机、信念、价值、情绪、立场、偏见等等,所有这些代表人的“深层内心世界”的东西,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而且是要用的时候临时编造的。

人只能看到细节局部,你的整体感,根本就是个错觉。哲学家和心理学把这个叫做“全局错觉”。

明明每次看到的都是局部,为什么会有一个整体感呢?因为大脑在不停地做解读。请注意这个解读可不是提炼精髓、只做减法,而是要补充细节,要做加法,要脑补。

读小说的时候,主人翁的形象会在你的大脑中被制造出来。

让有过一段共同经历的两个人同时回忆当时的情况,细节必定对不上。不可能记住所有的细节,但是你以为你记住了那些细节——其实所有的叙述、所有的意义,都是大脑的即兴创作。 人是随时都在发现意义和编造理由,特别善于即兴表演、特别善于创造故事而不自知的戏剧天才。

你的大脑以为你知道老虎是什么样子,其实让你画一下你就露馅啦。当你想到老虎的时候,你的大脑现编的老虎形象让你以为你知道老虎的样子。就像你读小说的时候,主人公形象就是你想象出来的。

人脑一直都在做自动的、默默的、让你意识不到的创作。有些创作素材来自真实记忆和当前现场观察,有些素材是根据逻辑脑补的,有些素材纯粹是胡乱添加的,有些素材则是为了某个主题的需要。

选择失明

别人问你为什么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你在现编理由。你不知道,你的选择已经被做实验的人改了。

现在我们想一想这个现象。本来你只是很随意地选择了一张女性照片、一个果酱口味、一只股票基金和一个政治观点。你选的时候没想太多,因为你并不在意这个。但是选了之后——事实上是别人调换了你的选项,是你以为你选了之后——你却变成了这个选择的坚定支持者。

你看这像不像量子力学里的“波函数坍缩”?电子的自旋本来是个叠加态,是向上也行、向下也行——因为实验观测,电子被逼表态之后,它就有了一个坚定的自旋。类似的还有政治立场,对女生是否有好感等。

有一首李健创作、王菲演唱的歌叫《传奇》,说——

1
2
3
4
5
6
7
8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
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
从此我开始孤单地思念
……
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
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

你看这整个不就是一个爱情波函数坍缩事件吗?

了解了大脑的这个性质,我们必须对能引起波函数坍缩的东西多加小心。

承诺和一致

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B.Cialdini)的名著《影响力》这本书里有个专门的说法,叫“承诺和一致(CommitmentandConsistency)”,人在心理上有一种「要与过去的所作所为保持一致的愿望」。

因为这个机制,你要想让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好办法是先让他帮你一个小忙。最愿意帮助你的是已经帮助过你的人。

咱们中国人管这个叫“得寸进尺”,心理学家把它总结成了一个影响力技术,叫“一只脚已经在门里(Foot-in-the-doortechnique)”——如果你已经让人的一只脚进门了,你好意思不让他整个人进来吗?

有些流氓调戏女孩也是这个套路。一开始只是请吃顿饭,然后是我一直都梦想有个女生能陪我去网吧打游戏,你能满足我这个梦想吗?……流氓一步步升级,女孩一步步沦陷。

我们平时说的什么“来都来了”、“沉没成本”,其实也都是这个机制。西奥迪尼后来搞的什么“先发影响力”、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上的prime效应,用环境和细节默默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其实也是这个机制。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想要完成自己想象中的、那个甚至都不知道因何而起的故事。

如何应用大脑坍缩

大脑坍缩并不见得不好,可能大多数情况下这都是一件好事。正是因为我们有这个想象,我们才能一心一意地完成那些需要长期努力的项目,哪怕遭遇困难也能挺过去。正是因为各种想象的共同体,一群人才能好好合作。但是正如你前面所见,大脑坍缩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那么理解了这个大脑坍缩的机制,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小事呢?我认为这个原则应该是“谨慎地开始,正面地影响,果断地结束”。

如果你对一件事物本来没有强硬立场,那就不要轻易表态。

请问你对全球变暖有什么看法?你没看法。你根本就没研究过,你表什么态站什么队?站队是可能要站到底的。领导都是最后一个表态的,而且最好在事情尘埃落定之前都不表态。

别轻易让你的波函数坍缩。在事情比较微妙的时刻,可能每个人有不一样的解读。你要说这是冲突吧,也对;你要说不是吧,也真不算——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你应该抢先给这件事定性,让波函数往对你有利的那个方向坍缩。

好在这里面没有量子随机性。女朋友昨天好像有点不高兴,你也说不清到底是不是,这时候你要设法帮助她往高兴的剧情上解读。但是如果你的波函数已经坍缩了,别忘了这一切仅仅是你的想象!你完全可以退出这个故事,换一个新故事。

理解了思维是平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放弃想象,而是去寻找更好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