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小结

继续采用《苏菲的世界》读后小结的方式,摘抄一些观点,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


前言

上篇:理性的崛起

第一章 哲学好讨厌

苏格拉底身上有知识分子身上几乎所有的毛病:

  • 总说别人不乐意听的;
  • 在辩论中总占理;
  • 说的别人哑口无言,还在那里假谦虚;
  • 一身硬骨头。

所以,最后苏格拉底被民意投死啦。

第二章 少年国王

雅典哲学的命运与亚历山大紧密相连。

马其顿打败希腊,并最终建立了横跨亚欧非的亚历山大帝国。这与秦始皇统一中国非常相似:

它们差不多处于同一个历史时期,都位于中心文明(希腊文明/中华文明)的西北角,都是多山地形,土地贫瘠,初期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但是军事都很发达。

因为文化落后,最早处于中心文明的国家都不愿意接纳它们,直到后来它们军事能力强大了,就以武力把其他国家都统一了,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前,两个国家都奉行开明的文化政策。既然自己文化落后,那么就广开言路,把别的国家的人才都吸引过来。这边在秦朝的知识分子阵营里,商鞅和吕不韦是卫国人,张仪是魏国人,李斯是楚国人。那边的马其顿也是猛学雅典知识,甘当雅典的小学生。

虽然马其顿和秦国有上面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秦始皇和亚历山大还是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文化统一。

  • 秦始皇通过残酷的手段,统一了中国文化。虽然残暴(焚书坑儒),但是成功了。可以说,秦始皇的文化统一奠定了中国日后的统一局面。
  • 亚历山大对希腊哲学则采取包容的态度,使得希腊哲学得以随着亚历山大的铁骑,传播到东欧、北非和中亚。正是因为亚历山大没有进行文化的统一,所以在他死之后,他的帝国很快就分裂了。取而代之的罗马帝国统一了大部分欧洲,但是也同样没有采取文化统一的措施,使得希腊哲学继续传播。罗马帝国对文化的包容,直接导致欧洲今天分裂为很多小国。

第三章 使徒行传

保罗

保罗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向犹太人以外的民族传播基督教。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工作。在保罗之前,基督教大体上只限于犹太人自己信仰。因了保罗的传教,才使得基督教后来成为世界性的大宗教。

而保罗突破重重阻碍传播基督教,所使用的武器就是希腊哲学。

历史有一个规律,在斗争中,哲学总是站在弱者这一边。这是因为哲学讲思维,讲道理,而只有弱者才需要去讲理,强者是不需要讲理的。

虽然哲学帮助基督教打下了天下,但是哲学和宗教的矛盾是绝对不可以调和的:宗教要求信仰,哲学要求怀疑。在宗教看来,思考本身就是不对的。这应该是宗教和哲学的本质区别。

宗教说:“你只要相信我就行了,其它都不用考虑。”哲学却说:“我为什么要相信你?”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对基督教的贡献,就是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基督教的一个逻辑漏洞:

  • 《圣经》上说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但是为什么允许世间存在这么多丑恶和痛苦?

奥古斯丁的解释是,关键在于自由。上帝给了亚当夏娃和人类自由意志,所以也必须让人类有作恶的可能。

更具体地说,上帝是善的,而上帝的善表现在上帝对人类的行为要进行公正的赏罚。既然要赏罚,前提是人类必须拥有自由意志,必须有能力自己选择行善还是作恶,否则人类就不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段论证对我们的意义是:首先,它十分巧妙,把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说法给解释开了;其次,这解释强调了自由的重要性。

但是只要一思考,这个解释同样会产生诸多问题,比如:

因为上帝是万能的,所以有能力预测出人们按照自由意志在未来会作出的各种恶,但是有很多恶上帝都没有阻止。可是,上帝不是全能的吗?

还是那句话:在宗教看来,思考本身就是不对的。就拿奥古斯丁本人来说:

虽然他是虔诚的基督徒,但只要他一开始思考,就注定要和宗教权威发生冲突。奥古斯丁早年相信摩尼教,后来发现宗教文献中一些关于天文学的知识和当时的科学结论不符,他还被要求不许怀疑这些错误,只许强行接受。奥古斯丁因此对摩尼教产生了怀疑。罗素因此说,如果奥古斯丁生活在伽利略时代,也就是科学家们在用天文知识挑战基督教的时代,那他该怎么做呢?奥古斯丁这个基督教的圣人,会不会也像怀疑摩尼教那样怀疑基督教呢?

第四章 上帝之城

随着基督教的兴盛,罗马帝国开始残酷镇压。

有句话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其实还有另外一句话“必须用暴力解决的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君士坦丁当罗马皇帝的时候,由于在关键的一战中受到基督的启示,君士坦丁开始信仰基督。第二年,君士坦丁颁布了著名的《米兰赦令》,使得基督教徒得到了法律的保护,并且鼓励基督教的发展。

与此同时,其它思想都成了“异端”,其中除了一些宗教,当然也包括哲学。

第五章 异教徒

希腊哲学传播的曲折路径:

首先,是希腊哲学家被罗马基督徒驱逐,来到罗马东边境叙利亚一带。在这里,希腊著作从拉丁文被翻译成叙利亚文。

然后东边的波斯被阿拉伯灭了。阿拉伯迅速扩张,占领了埃及。

此时有一个争议极大的传说,据说阿拉伯人占领亚历山大的时候,把亚历山大图书馆付之一炬,并且还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如果亚历山大图书馆里的藏书和《古兰经》一致,那就没有留下的必要。如果不一致,就更不应该留下。

阿拉伯对异教文化史非常包容的,它们组织了一个“百年翻译运动”,把希腊著作从叙利亚文翻译成了阿拉伯文。

然后希腊哲学到了西班牙,其中有的神父不懂阿拉伯文,就请人把希腊著作从阿拉伯文译为西班牙文,他再从西班牙文译成拉丁文。

所以那时的希腊著作是从最早的拉丁文翻译成叙利亚文,再翻译成阿拉伯文,再到西班牙文,再到拉丁文。然后咱们能看到的,还得再翻译成中文,没准懒点的兄弟还是从英语版本翻译过来的。这是多么折腾啊。

第六章 神们自己

闲来无事,基督徒们开始思考基督教教义了。这就是经院哲学时期,代表人物阿奎纳。

第七章 群魔

对基督教的思考必然产生分歧,于是基督教迎来了铲除异己的恐怖时期。

第八章 异端的权利

马丁路德挺身而出,来粉碎这个噤若寒蝉的时代,所使用的武器也是——哲学。

马丁路德在阅读《圣经》中保罗的书信时发现保罗所持的是“因信称义”的观点。“因信称义”的意思就是说,真心相信上帝,就可以成为“义人”。

说白了,罗马教会认为,外在的行为很重要。而马丁・路德认为,内心的信仰比外在的行为更重要。只要内心真诚信仰上帝就能得救;而是否遵守罗马教会的规定,是否上缴税款,是否完成昂贵的宗教仪式,这些都不重要。

马丁路德之所以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印刷术和造纸术的使用,使得人人拥有一本《圣经》成为可能,而不再是自由教父拥有一本羊皮版的《圣经》然后解释给众人听。造纸术和印刷术也是的马丁路德的思想可以很快地传播。

12世纪造纸术通过阿拉伯传到欧洲,在此之前欧洲一直用羊皮纸。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在美因茨城的工厂中发明了哥特体拉丁文金属活字印刷技术。

马丁路德和罗马(代表基督教)打了个势均力敌。从此,欧洲基督教分为来两大派:罗马一方被称为天主教,马丁路德一方被称为新教。再加上之前东罗马帝国创建的东正教,我们今天看到的基督教三大主要教派就产生了。

当年马丁路德反抗基督教用的哲学。然而,在用哲学打败了天主教之后,新教用新霸权代替了原来的旧霸权。

在宗教改革之前,只有一个罗马教廷负责审判哲学家。

在宗教改革之后,变成了两个教廷比赛审判。有时为了对付异端,这两个原本水火不容的敌对阵营竟然能联合起来,天主教的神父被邀请坐到了日内瓦的法官席上。

历史再次证明了哲学和宗教的不相容。宗教只会把哲学当做获取天下的工具,一旦胜利,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哲学扔到一边。

用哲学打天下,用宗教守天下。

第九章 奇怪的论调

就像电子产品是科学的产品一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哲学的产品。我们享受科学的产品,并没有一定要去学习一下《电子电路》弄清楚二极管的原理,而是直接买一部手机,用就是了。同样的,为了获得一个人生观,我们完全可以从现成的人生观中选一个就行了。

如果你不满意于现成的人生观,执意要翻开哲学书亲自研究一番,那就只有一个原因了:

  • 你不相信现成的答案。

祝贺你,你被苏格拉底附体了。

第十章 童年的终结

笛卡尔开始怀疑一切,怀疑世界:我们怎么知道周围的人不是全部串通好的演员?我怎么知道自己不是生活在一个电脑虚拟的世界里?(当然笛卡尔根本不知道电脑,这里只是个类比)我怎么知道自己不是生活在梦中?

好啦,我什么都证明不了,但是,不管我再怎么怀疑,“我怀疑”这件事是确定的,它肯定存在吧?那么,只要有了怀疑的念头,就说明“我”肯定是存在的——“我”要是不存在就不会有这些念头了。

这就是名言“我思故我在”的意思。“我思”和“我在”不是因果关系,而是推演关系。

第十一章 理性主义

笛卡尔模仿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开创了理性主义哲学。

欧氏几何有五条公设和五个公理,这些都是欧几里得硬性规定的,其它的所有定理都是基于这些进行证明的。

从《几何原本》,笛卡尔得到了两个成果:

  • 解析几何和笛卡尔坐标系。
  • 理性主义哲学。

第十二章 形而上学

先为形而上学正名。

马哲里面关于形而上学的说明肯定是有问题的:

  • 形而上学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方法看待问题。

这就好像给别人起外号一样,有失偏颇。

下面让我们看看真正的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最初人们呢在整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将其分为两类:“研究有形物体的事物”和“研究无形物体的事物”。“研究有形物体的事物”就是《物理学》(physics),“研究无形物体的事物”(metraphysics)直译为“物理学之后”。即形而上学(metraphysics)研究的是那些高于物理学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学问。

形而上学的翻译出自《易经》: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日本哲人井上哲次郎的这一翻译,可谓“信、达、雅”的典范。

我们现在所说的形而上学,可以简单滴理解成是用理性的思维去研究那些能统一世间一切问题的大道理。就像笛卡尔希望的那样,要寻求一个高于客观世界/统领一切事物的真理。比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之类。

第十三章 二元论

这一章确实有意思:怎么应用哲学追求幸福?

二元论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关系

笛卡尔只知道自己的意识存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存在不存在。这个结论暗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他把我们讨论的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一个是心灵之外的部分。

这种观点就叫作“二元论”。心灵一个元,外界一个元,一共二元。这两个元是相互独立的、平等的,虽然可以互相影响,但谁也不能完全决定另一个。

因为世界分成二元了,所以这两个元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就成了大问题。在后来的好几百年中,无数哲学家在“精神世界怎么才能真实反映客观世界”上花费了大量的工夫,也很难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后来有的哲学家反应过来了,直接反对二元论,认为这种划分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误解。

其中一个反对二元论的学派就是我们熟知的唯物主义,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我们的精神世界不过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换句话说,精神是从物质中产生的。这种观点就叫作物质一元论。当然,相应的也有*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外面的世界不过是我自己心灵的产物罢了。

二元论与我们的幸福生活

二元论可以帮助我们躲避痛苦,因为我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是无敌的,而一切体验归根结底都是精神体验。

在二元论的观念下,世界被一分为二:外界和内心。痛苦虽然来自于外界,但真正承受痛苦的是我的内心。因此我们虽然仍旧需要尽力去改变外物,但在客观世界这一元里的得失其实不重要,关键是固守自己的内心这一元,固守住我们获得体验的最后一关。而在内心世界里,我们自己能完全做主,这就让人产生了很大的安全感。

举一个例子。传统的对待生活的方式是,我们想到“考试不及格会给我带来痛苦”,那我们的对策就是好好念书,努力考试及格。但辛苦念书会给我们带来肉体的痛苦,对考试的担心给我们带来了很强的不安全感,而且就算考试通过了,人又会自动产生新的欲望和新的焦虑,陷入永无止境的担忧之中。

而新的人生观是这样的。我想:不管考试的结果如何,外界对我的这些影响都只体现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只要我闭上眼睛,专心驾驭我的内心世界,那么外界发生任何事都不会伤害我。这样我也不用费心念书去忍受肉体痛苦,不用为担心考试的结果而惴惴不安,我不为任何外物所扰,反倒清静自在。这是什么境界?说不好听了,这是阿Q的境界;说好听了,这叫“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这是九阳神功的境界。

不过,上述这个人生观有一个痛苦解决不了,那就是我们关心的人对我们的负面评价。说白了,二元论可以让你放下压力不好好工作。但是当父母因此伤心的时候,二元论就没办法了。

从二元论的角度说,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和我们的精神世界无关,我们可以完全忽视。但是对于我们在乎的人,这点是极难做到的。一旦做到了,我们也就成了完全不关心任何人的冷血动物。

佛教的“六根清净”、“无欲则刚”需要你做到这一步。佛教在解释为什么需要这么做的时候,估计也是从二元论给出的解释。

实际上,当我们在乎外人感受的时候,就相当于我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于外物。我们既不可能控制一切外物,也不可能让他人的感受总符合我们的意愿。因此不仅是二元论,其他自我安慰的手段,对于我们所关心的人都有些束手无策。

第十四章 唯我论

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可以推出唯我论。

首先,和二元论一样,唯我论也是无法证伪的。我们永远都可以质疑自己生活的世界是一片幻觉,或者只是一个梦。当你思考“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唯我论永远立在一旁幽幽地望着你。挥之不去。

其次,唯我论对我们的普通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坚强。在采用唯我论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天上地下唯我独大,我们不用害怕任何事物,只要面对自己的内心就可以了。

假如我是这世界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那么很容易想到,或许这些幻觉都是为了我才创造出来的吧。

电影《楚门的世界》里,主人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里。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件都是被别人布置好的。他的整个人生是一个被精心策划的电视直播节目。他拜访哪个商店,哪个商店才开始装模作样地运营。他走到哪里,哪里才会出现安排好的路人。

假如我们带着唯我论的观念生活,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对于我来说,外界的一切事物,不都是等我感受到的时候才会出现吗?如果把世上的一切都想象成只为我一个人安排出来的,也可以说得通啊。没准只有我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主角,其他人只是木偶、演员或者是幻象。

第十五章 寒冬夜行人

首先,斯宾诺莎是笛卡尔的继承者。

我们说过,笛卡尔有一个很棒的想法,就是按照欧式几何学的模式来建立哲学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先找出一些不言自明的公设,再以这些公设为基础,按照演绎推理的方法建立整个哲学体系。

笛卡尔的想法不错,具体工作却做得不太好。斯宾诺莎则完美实现了这个想法。

斯宾诺莎最有影响的著作叫《伦理学》,在他去世后才发表。这本书的全称是《按几何顺序证明的伦理学》。看明白了吗,用几何去论证伦理学(伦理学也是哲学研究的一部分),这不完全就是笛卡尔设计的路数嘛。等翻开这书,你肯定就崩溃了:里面净是一些定义、公理、命题等,俨然一本数学书。

各种假设和证明就跳过了,直接看斯宾诺莎的结论吧。

斯宾诺莎承认上帝,但他心目中的上帝不是基督教或者犹太教中人格化的上帝,而是无所不在的实体。

简单地说,世间万物皆为上帝,我自己也为上帝的一部分,那么我与上帝同在,自然充满无限的力量。其他人即便与我作对,他们也是上帝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也都是上帝的意志(这点和基督教是相同的)。所以无论外人如何对我,我都应该坦然接受。

复杂地说,实体永远存在,我属于实体,那么我也可以永远存在。即便肉体消失了,我也是实体的一部分。而且我和世间万物都是一体的。从这个设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限的力量和安全感,也就什么都不怕了。

再者,实体是善的,作为实体一部分的事物,即便单独看是邪恶的,它本身也是为了善的目的而存在,也是善的一部分。因此无论多么丑恶的现象,我们都应该宽容接受。

这不就是中国的“天人合一”吗?

另外,这与阿西莫夫《基地》系列里面提到的盖亚星球也基本是这个思想:在这个星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甚至一草一木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大家共享相同的意识、记忆、感情和感觉。星球上的生物个体死亡以后,组成该生物的原子会最终变成星球上其他生物和物体的一部分。所以这个星球上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死亡,只有各种物体之间的转化。意识是全星球物体共享,因此也不会消失。

来自斯宾诺莎的心灵鸡汤

哲学史上有个不难理解的现象,生活越是困苦的哲学家,他的学说就越关注个人幸福。反之,生活富足的哲学家,学说更容易脱离现实。斯宾诺莎就是典型的前者。

当斯宾诺莎意识到自己的幸福应该通过理性思考来追求的时候,他发现,在得出最终答案之前还需要很长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该怎么生活呢?他总结了几个可以暂时执行的原则,大意是:

  • 第一,说话要尽量让别人明白,只要别人对我们的要求不会影响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求知),那就尽量满足。
  • 第二,只享受为保持健康所必需的生活乐趣。
  • 第三,只求取为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金钱。

第十六章 双星

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用推演的方法在几个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理性主义哲学,但是科学家们不干了。

和数学家不一样,科学家搞研究靠的是归纳法。归纳法的意思是,人们通过观察多个个别的现象,总结出普遍的规律。比如人观察到,每一次把石头扔出去,最后石头总要落地。那么他就能总结出“空中的石头总会落地”这么条规律来。

实际上,科学方法里既有归纳法,也有演绎推理,但其基础、起关键作用的,是归纳法。科学家们“轻视”演绎推理,关键在于他们发现演绎推理有一个巨大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

  • 演绎推理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新知识。

数学理论,比如欧氏几何,都是先想出一些公设,然后就靠纯粹的演绎推理来得出其他的内容。但是推理是等价的,所以推理得出的内容其实都包含在它的前提条件里了。换句话说,一本《几何原本》的全部知识其实就是开头的那几条公设和公理,后面厚厚的十三卷内容不过是在不断用其他的形式去重复那些公设和公理罢了。

而科学的任务是探索自然界,获取新的知识。毫无疑问,数学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归纳法是科学家们的唯一选择。

对于哲学事业,数学方法就更危险了。笛卡尔他们研究哲学,不都先要公设吗?问题是,这公设它有什么根据吗?斯宾诺莎说世上存在实体,你能做一实验给我证明吗?说白了,在科学家眼中,

  • 笛卡尔和斯宾诺莎构建的哲学世界,整个学说不过只是几句没有根据的假设。

数学家们也不含糊,他们找到了科学家们的致命弱点:

  • 归纳法不能保证结论的可靠性。

数学家们指出:归纳法永远都只能立足于有限的事实之上,而不可能把所有的现实全部实验一遍。比如你说“空中的石子一定落地”,那你实验过全宇宙古往今来的所有石子吗?你只是观察了一部分石子,就得出了这个结论。

所以,科学得出的真理顶多是一种概率真理。科学家不断做实验,顶多是把科学理论正确的概率提高了一点,却永远不能保证科学理论绝对正确。

由于这场论证影响非常大,哲学家们给双方起了个名字:以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为代表的数学家们,被称为“理性主义”,以洛克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被称为“经验主义”。

总结一下:

^ 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
代表人群 数学派哲学家 科学派哲学家
代表人物 笛卡尔,斯宾诺莎 洛克
研究方法 演绎法 归纳法
优点 严谨 产生新知识
缺点 不产生新知识,公设未必可靠 结论不能保证正确

第十七章 名利场

英国人洛克率先举起了挑战理性主义的大旗。

英国跟欧洲大陆“对着干”的历史

假如我们翻开英国的学术史,我们就会发现,这简直就是“跟欧洲大陆对着干”的历史。英国人和欧洲大陆不一致是有传统的。

就说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的分歧吧,其实可以上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分歧。他们俩对世界的看法就不一样。一个重视心灵理性,一个重视现实经验。

以“人”这个概念为例。

柏拉图说,“人”这个概念比“张三李四”这些具体的人更真实。“张三李四”生了又死,来去不定,只有“人”这个概念是恒久的。

亚里士多德则说,“张三李四”是具体的,我们看得见摸得着。而“人”这个概念,完全是我们看过了这么多具体的人,然后在脑子中产生的。所以真实存在的是具体的事物,不是概念。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是观点和柏拉图相悖,为此亚里士多德还说了一句名言: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你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亚里士多德对真理的浓浓爱意。但你也可以理解成:

“有理就说理,别拿辈份压我!”

到了经院哲学时期,英国的神学家们就开始和大陆神学家们不一样了。大陆神学家继承的是柏拉图,英国神学家继承的是亚里士多德,也是一顿吵架。到了笛卡尔时代就顺理成章地演变成:大陆哲学家大都是理性主义者,而英国哲学家大都是经验主义者。

如果不怕被指责牵强的话,我们还可以说,重视个别经验、对独断论充满警惕之心的经验主义,是英国人古板的民族性格的体现。而试图从万物根本一劳永逸地建立一个大一统理论的理性主义,正是荷兰和法国浪漫精神的代表。我个人以为,英国之所以总和欧洲大陆不同,是因为中间隔了一道海。虽然不算太远,可终究什么事都得坐船来回,因此英国就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第一次交战:洛克vs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是个数学家,在哲学上,当然站在理性主义这边,崇拜斯宾诺莎。

洛克说,理性主义者们所谓的一些先于经验的公设啊,理念啊,和动物的本能没有区别。

莱布尼茨针锋相对地反驳:你知道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就是禽兽做事只凭经验,人却能根据经验总结出必然规律。禽兽不知道思考,总以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在以后相似的场合下还会发生。所以人可以利用禽兽的习性,去设计陷阱捕捉禽兽。而你们这帮经验主义者,你们只强调经验,不承认必然规律,那你们的联想能力不就跟禽兽一样了吗?

话说得可真狠啊!

但应该强调的是,在论战中,莱布尼茨是非常有风度的。他把自己和洛克辩论的书信集结成了一本《人类理智新论》。但是当这本书写成的时候,洛克已经去世了。莱布尼茨认为对手不能答辩了,自己发表和他的辩论是不公平的,于是在自己生前一直藏着这本书没有发表。

第十八章 巨匠与杰作

洛克在和莱布尼茨的辩论中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而且在51岁的时候,因为反对查理二世,被迫逃亡到荷兰这个自由的国度。

虽然第一回合失利,但是,很快,英国就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登场了——牛顿。

牛顿,旷世天才,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神学家、炼金术士、小心眼儿、世界末日预测者。

对,你没听错,牛顿晚年通过复杂的公式,计算出了世界末日的具体时间,就在2060年。

牛顿和洛克关系很好,而且洛克还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提携过牛顿。牛顿一看自己的好朋友被人欺负了,怎能咽下这口气,撸起袖子就上,宣布:

  • 我牛顿才是微积分的发明者,莱布尼茨是个大骗子。

牛顿当时是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稍微使用两下阴招,莱布尼茨就败下阵来。比如这份说莱布尼茨是大骗子的调查报告就是牛顿自己写的,而且牛顿还写了很多为自己变化的文章,匿名!

牛顿的学霸行为还表现在和胡克争夺万有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上,使得胡克郁郁而终。

当然,这两件事情都和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之战关系不大。

第十九章 机械论

牛顿力学体系

大部分哲学家之所以能在哲学史上留下一笔,当然是因为他们亲自研究了哲学,就具体的哲学问题提出了出众的看法。而牛顿能给哲学留下影响,却不是因为他进行了什么哲学研究,而是他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实在太大,余波就把哲学给影响了。这个成就就是他的力学。

简单地说,我们衡量某个学说、理论、定理是不是好用,有两个标准:

  • 第一看它能否准确地预测未来
  • 第二看它是否足够简要。

之所以我们没选择“地心说”而选择了“日心说”,并不是因为前者不准确,而是因为在两者同样准确的前提下,“日心说”更加简洁。在哥白尼之前的时代,坚持“地心说”的天文学家们为了让理论能和观测结果符合,不得不给太阳等星球画出非常复杂的轨道来。比如让太阳在一个大圆周运动上再做小圆周运动,就像螺旋一样。如果他们按照观测结果不断地修正理论,那么这套“地心说”学说有一天也可以和“日心说”理论一样准确。但是模型和计算过程就无比复杂了。

按照这两个标准来衡量牛顿的经典力学系统,那简直是完美。

学会了这几条公式的人就可以指着天空说:“星辰万物,皆服从于我”。再庞大复杂的世界,也敌不过几个数学公式。

从有文明开始,人类面对宇宙的种种奇妙现象只能俯首膜拜。这种情况已经有几千年了。这时牛顿轻轻一点手指,整个宇宙立刻缩身于他的三条定律中,不敢有半点造次。

就像英国诗人蒲柏在赞美牛顿的诗中说:

自然和自然律隐藏在黑暗中,神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俱成光明。

机械论

原先人类难以给现象繁多的物理世界一个满意的解释,自然倾向于诉诸神力。如今牛顿给了解释,而且无比精确。

不仅是物理世界,连灵魂的存在也被局限得很小了。在古代,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没有生命的物体必须受到外力才会运动,有生命的物体自己就能运动。这就是存在灵魂的证据呀,灵魂是负责“驱动”身体的。然而牛顿和他之后的科学家们证明,生物的机体也遵守物理定律,也遵循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的规律。生物运动可还原为纯粹的力学现象,并不需要灵魂的“驱动”。

顺着牛顿力学的思路,有人开始想,既然世间万物都要臣服于运动规律,那么动物、人类的身体,是不是也会臣服于这些规律呢?进一步想,是不是人类的思想、感情也会符合运动规律呢?是不是我们头脑中的一切意识其实都不过是物质运动的结果呢?

用物理学来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观点就叫作“机械论”。机械论很好理解,我们在学校的时候都受过辩证唯物主义的训练。机械论就是除掉了辩证法之后的唯物主义,也可以叫作“机械唯物主义”。

机械论虽然和经验主义理性主义都不一样,但是,很显然,机械论是偏向于经验主义的。你看,牛顿力学体系就是经验主义的结晶。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关心的是真理的来源,机械论讨论的是物质决定精神。

在其他流派的哲学家看来,机械论未免过于冷冰冰,而且后面我们会说到,它还会导向一个非常危险的结论——决定论,因此它一直饱受批评。然而我觉得,无论最终对它的评价如何,机械论本身的初衷是很美好的:它要建立一个用数学统治的美丽新世界。

17、18世纪的人们崇拜牛顿的学说,那时的机械论也被认为有着伟大的前途。机械论者希望,有一天在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领域,都可以应用牛顿力学,或者像牛顿力学那样用几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去解释。

而且机械论还有日益强大的科学奇迹作后盾。只要人稍微了解一下现代医学,就很容易接受“意识乃是神经活动的结果”这一机械论最关键的结论。可以说,我们周围的大部分人,对生活的看法多少都带一些唯物的观点。

同时,机械论也面临着一些难以回答的质问:

当一个人的身体丧失生理功能而死去的时候,我们看到他一动不动,对刺激没有反应,我们认为他的意识消失了。但我们如何去证明这一点呢?或许这个人一动不动仅仅是因为身体失去了生理功能,而不是意识消失呢?虽然这个假设很古怪,但是机械论却难以反驳它。

还有另一个批评。唯物主义说物质不依赖意识存在。但是,当人没有意识的时候,又怎么知道那些物质是存在的呢?唯物主义者或许说,科学可以证明。但是科学要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在意识无法触及的领域里,自然无法产生经验。因此科学对这些事物只能猜测,却证明不了任何东西。

第二十章 决定论

机械论虽然可以条理清晰地解释这个世界,但是按照机械论的说法,人类不过是这个世界中可有可无的一件事物而已,和桌子板凳、花鸟鱼虫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的意识不过是一系列物质作用的结果,随时可以消失,毫无永存的希望,更谈不上还有什么人生意义。就像世间的其他事物一样,存在就存在了,消失就消失了。这很容易推导出虚无主义享乐主义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个:决定论

何为决定论?决定论说,既然世间万物都可以用物理规律来解释,那么每一个事件之间必然要遵循严格的因果关系。如果人的意识是完全由物质决定的,那肯定也得服从严格的物理定律。那么,整个世界该如何发展,该走向何处,都是由自然定律决定好了的。就像人们根据力学可以预测星辰位置一样,人们也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来预测未来所有的事件。

根据决定论的观点,严格意义上的随机数也是不存在的:当你摇骰子的时候,只要知道了一个时间点的所有数据,就可以算出最终的点数。数学家拉普拉斯说,只要他拥有足够多的数据,就可以按照机械定律推算出未来世界的全部面貌。

能预测未来,这听上去挺美妙的,为什么可怕呢?

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一旦我们接受了最严格的决定论,那就意味着人类没有了自由意志。我们头脑中的每一个念头,在前一秒钟已经被决定好了。如果我们这么一环一环地回溯回去,那么我们一生中的一切所思所想、我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字,您看这本书时在头脑中迸发出的每一个念头,其实都是在几万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间就被决定好了的。

且不说这想法很诡异,关键是,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啊?既然一切都是决定好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奋斗,为什么还要劳动?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人类只是被操控的木偶,活着听从因果律摆布,死后化为虚无。那还有什么人生意义呢?

这还算次要的,更要紧的是,人之所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因为人有自由。这点我们在讲奥古斯丁的时候已经说过了。那么,假如人的全部意识都是事先被决定好的,人就没有自由,那不就没有道德可言了吗?人就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呀,那也就不需要法律了。

其实,决定论是不成立的。根据量子理论中的测不准原理,我们不可能同时精确测量一个原子的位置和动量。也就是说,我们没法得到一个时间点整个世界的所有数据,所以,也就没有办法预测未来。说不定,人类的自由意志就来源于测不准原理呢。

部分决定论

除了建立在机械论上的严格的决定论之外,在哲学史上更流行的是部分决定论,也就是说物理世界是被决定的,但是人有自由意志。这当然更容易让人接受。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就相信部分决定论。他们认为我们不能控制事物,但是可以控制我们自己对待生活的方式。所以这个学派提倡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前面我们说过斯宾诺莎的哲学,应该还记得斯宾诺莎是用类似于几何的逻辑一步步推出哲学体系的。这意味着,他相信世间万物之间都有着严格的逻辑关系。这也会导致决定论。同时,斯宾诺莎认为世界是一个实体,世间万物以及我们自己都是实体的一部分,也就是神的一部分。那么人类就没有自由了,因为人的意志也是实体的一部分。

但斯宾诺莎又说,我们还是有追求自由的方法的。假如我们被动地按照必然律活着,那就成了必然律的奴隶。所以,我们应该用理性去领悟事物之间的关系。明白了我们在整个实体中的处境,也就实现了自由。更进一步说,当我们认为自己和万物是同一个实体的时候,就相当于扩大了我们自己的范围,世间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属于我自己的一部分,这世界对我们的限制也就越来越小乃至于无,我们也就越来越自由。

这让人想到了佛教的理论。佛教强调因果,这和决定论很像。但佛教同时认为,人有自由去主动领悟世界的本质,假如能做到这一点,人和万物就没有区别,就实现了最大的自由,也就是成佛了。

决定论与自我安慰

决定论和宿命论很像。用宿命论来安慰自己,是中国人的老传统了。

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常会安慰自己说“这是命”。比如俗语说“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用来安慰人是很管用的。

然而中国人很狡猾,遇到好事的时候就不说是“命”了,男女相聚,说的是“缘”。缘是什么?佛教概念里讲的是因果报应。遇到好事讲“缘”,意思就是说这是因为我之前做过什么好事,这是我应得的。但自己遇到坏事就像前面说的,不讲因果改讲宿命论。但等到讨厌的人遇到坏事呢,就又是因果了,骂人家这是“报应”,这是“活该”。那么,要是自己讨厌的人遇到好事了,中国人怎么办呢?多半心中暗骂:某某某你等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他又开始讲辩证法了!

第二十一章 暴风雨

统一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休谟认为,你们讨论“何事真实存在”之类的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人类根本没有能力回答,所以你们才能怎么说怎么都有理,正反两面的观点都能成立。不但空中楼阁式的理性主义者如此,连经验主义者也犯了类似的毛病。

举个例子。洛克不是有“白板说”吗?洛克认为人的经验是从后天的客观世界而来。在洛克之后还有另一个英国的经验主义者贝克莱,他则认为世界上没有物质,人的经验都是心灵中的观念。

这两个观点一个唯物、一个唯心,谁也说服不了谁。唯物者可以说,一个物体你不意识到它,它就不存在?这岂不是荒谬?唯心者可以说,我不意识到它它还存在?是因为还有其他人意识得到它。如果人人都意识不到它,你又怎么知道它是存在的呢?

这话说来说去近乎于抬杠了。于是休谟就说,你们都错了,错在你们讨论的问题超出了人的经验范围。“经验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我们根据经验回答不出来,所以,只能老老实实说不知道。

休谟的哲学观可以用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

我们说过,我们永远没法证明自己是不是生活在《黑客帝国》式的虚拟世界里。那该怎么才能安心呢?休谟的回答是,不知道就不知道,没关系。我们能得到的经验就是眼前的生活,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面前的生活都是幻觉之前,我们就照着自己平时的经验正常生活下去就可以了。我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去无限地怀疑世界。反正想也想不出结果来,就别想了吧!

比如,如果有学生念着一半书突然产生了哲学思考:“天哪!万一我生活的世界是一团假象怎么办?太可怕了,我该怎么办?”休谟的反应跟孩子的妈是一样的,他会一拍桌子:“熊孩子,想那么多没用!继续念书吧!”

话说得远了点,正因为很多人不接受休谟的这个观点,才使得文艺创作者们有各种花招可以玩。比如《黑客帝国》后两集里的招数:让观众怀疑反抗军的基地也是虚拟出来的。比如《盗梦空间》里,让观众怀疑所谓的真实世界也是一个梦境。

休谟和笛卡尔一样被苏格拉底附体。他打算用怀疑论来抛掉前人所有不可信的经验。休谟想,有什么知识是切实可信的呢?他找到两种。

  • 第一种是不依赖于经验的知识。比如几何学,它自身是不矛盾的,完全符合逻辑规则,而且不依赖经验存在。 我们前面说过,在现实世界中观察不到任何严格的三角形,但是我们仍旧有三角形这个概念。三角形不依赖外物存在。自然,像斯宾诺莎、莱布尼茨这些人的哲学体系,因为根基是可疑的,所以不在休谟的承认之列。
  • 第二种可靠的知识是我们自己感受到的经验,摸到什么、看到什么,这些都是可信的(当然,还是那句话,这经验是不是来自于幻觉我们先不管)。

休谟想来想去,觉得可信的知识就这两种,于是他很彪悍地说了一段话:我们去图书馆随便拿起一本书,问这些书中包含着数和量的抽象推论吗?包含着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的推论吗?如果都没有,就可以烧掉,因为里面只有诡辩和幻想

实际上,休谟对知识的界定很靠谱。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争论来看,人类仅有两种获得知识的办法,一个是靠演绎推理(而且还没得到新的知识),一个是靠经验。休谟把其中最不靠谱的——理性主义者们的那些公设都给去掉了。剩下的除了经验之外,还留下了纯粹靠演绎推理能成立的知识。与激进的经验主义者相比,休谟已经很厚道了。

因果律是不存在的。

研究科学,最重要、最基础的一条规律叫作因果律。就是说,凡事有因必有果。牛顿想,苹果落下来一定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蒸汽上升是带动机器的原因,这才能有蒸汽机。总之,万事万物之间必须都存在因果律,我们才谈得上科学研究。

但是,休谟却说因果律是不可靠的知识,因为因果律不属于上面两种知识的人和一种。

首先,因果律属于第一类知识吗?我们能不依赖于经验,只靠逻辑推导出因果律吗?显然不能。一个因果律是否成立,总要关系到具体的事物。我们知道“点燃爆竹”和“爆竹爆炸”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我们能知道这一点,纯粹是靠经验得来的。假如有一个原始人完全没见过、没听说过爆竹,那他无论怎么演绎推理,也不可能想出爆竹爆炸的原因。

那么,因果律可以靠经验总结出来吗?比如在地球上,苹果一离开树枝肯定会掉在地上,我们通过日常经验就可以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这算不算我们认识到了,“苹果离开树枝”和“苹果落在地上”这两件事中存在着因果关系呢?休谟说,不能,因为你就算之前多次看到苹果离开树枝落到地上这个现象,你也不能保证,下一次苹果还一定会落到地上。

这一点是理性主义批判经验主义最有力的一招。

休谟认为,人相信因果律其实是一种心理错觉,只因为我们发现两件事总在一起发生,我们就期待它们能再次一起发生。但这其中并没有可靠的根据。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一个没有科学知识的原始人,他通过观察发现,公鸡打鸣之后,总伴随着太阳升起,没有一天例外。那么他会认为,公鸡打鸣是太阳升起的原因。这显然是错的。

类似的误区在生活中常会遇到。统计学上有一句经典的话,“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意思是说,统计结果如果发现,有两个数据A和B,每当A上升的时候,B也跟着上升;每当A下降的时候,B也跟着下降。一般人会觉得,这说明了“A是引起B的原因”。实际上这是错的。

比如调查大学生的体重和交友数据表明,越是胖的人,身边的朋友就越多。这下调查人员兴奋了,立刻得出一个结论:身体胖是朋友多的原因。身体越胖的人,就越有魅力!然而,事实或许是这样,这两件事有一个共同的第三方原因,比如这些人都喜欢参加饭局。因为饭馆里的饭菜油水比较大,所以这些人的身体比较胖。同时,参加饭局的人社交范围比较广,所以朋友数量也多。因此,虽然“胖”和“朋友多”这两件事总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但这两件事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自然也得不出来“身体越胖的就越有魅力”这个古怪的结论。实际上,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类似不靠谱的结论。比如因为“少年犯中80%的人都玩网络游戏”,就得出结论,说“玩网络游戏会导致青少年犯罪”。那“100%的少年犯每天都吃饭”该怎么解释?

第二十二章 哲学怪兽

理性主义已经被驳斥成独断论了,还剩一个经验主义。可经验主义吃饭的家伙是归纳法,这回也被休谟给整没了。

莱布尼茨曾经批评经验主义者说,人和禽兽的区别就是,人能得出必然命题;禽兽只有纯粹的联想,只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未来还总能发生。休谟要听了这话,肯定会反驳说:你错了,我和禽兽不一样,我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在未来不会发生。

休谟有一句名言,说你怎么知道明天的太阳会照样升起。对休谟不屑一顾的人,把这句话当作休谟白日做梦的笑话。而对于被休谟说服了的人,这句话代表的是休谟结论的可怕结果。

哲学困境

这好家伙,在因果律问题的两端,一边是休谟,说没有因果律,那科学就完蛋了;一边是科学,说有因果律,但就会没有了自由和道德(因为因果律可以推出决定论)。你说你相信哪个?两个都不好受。

当然,我们这些受过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人们,觉得还是有出路可走。我们可以说,为什么非要走极端呢?我们可以在极端中间选一个点嘛。比如说,我们可以相信意识依赖于物质存在,但是意识不被物质决定,我们的思想是自由的。这样,我们既在客观世界里保留了因果律,保留了科学,又在自己的头脑中保留了自由和道德。多完美!

这么想确实很舒服,不走极端,又左右逢源。然而这种狡猾的选择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我们说过,我们的原则是避免独断论。

那么,当你在左右两个极端里选择中庸的时候,你不能说我随便选择中间的哪一点都行,你必须说明白,为什么你要选一个点,为什么不能更靠左一点,或者更靠右一点。我们刚才在休谟的怀疑论和科学的决定论中间选了一点,对吧?我们认为因果律只存在于物质中,不存在于人的意识中,人的意识里保留了自由意志。那么我的问题就来了。

我们姑且认为人有自由意志。那么请问,动物有自由意志吗?植物有自由意志吗?如果说动物有植物没有,难道是因为前者能动后者不能动吗?那微生物有自由意志吗?细菌有自由意志吗?或者动植物的关键区别是前者有脑?那请问脑的定义是什么?这定义能决定自由意志的有无吗?无脊椎动物的神经中枢算脑吗?鱼是脊椎动物,有类似于高等动物的大脑结构,螃蟹虾米是无脊椎动物,后者所谓的大脑仅仅是神经节。那你的意思是说,螃蟹没有自由意志而鱼有?或者说,一个只有螃蟹虾米的鱼缸是决定论的,扔进去一条鱼就不是了?如果退一步,说自由意志的区别在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那脱氧核糖核酸有自由意志吗?蛋白质有自由意志吗?你是说,一小块培养皿里的蛋白质有自由意志?如果进一步,说自由意志的区别在于人和动物之间,那人和动物之间的关键区别是什么?很多高智商动物如狗类会表现出感情,会向人类学习,它们这一切都是单纯的生理刺激的结果吗?如果说人和动物的关键区别在于理性,那婴儿有自由意志吗?原始人有自由意志吗?类人猿有吗?猩猩有吗?到底是在进化的哪一瞬间,人类和动物之间有了本质的区别?难道你是在说⋯⋯灵魂吗?如果区别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这不就意味着,人类在进化中的某一瞬突然“嘣”的一下就冒出自由意志来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宇宙从诞生开始,一直都按照严格的因果律按部就班地进化着。突然间,当某个星球出现“高级生命”或者什么“理性”的时候,从这些“高级生命”中突然迸发出一种东西,彻底地改变了整个宇宙的因果律,从此整个宇宙再也不是按照严格的决定论发展了。你是说⋯⋯理性可以改变整个宇宙?你是唯心主义者吗,同志?

如果理性有这么大的力量,这玩意儿是从哪儿来的?换句话说,如果你既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又否认决定论的话,那么请问,自由意志这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如果人的意识仅仅是由脑神经决定的,是由符合因果律的物质决定的,为什么它能逃脱大自然的因果律,能够超越其上呢?那你还是唯物主义者吗?⋯⋯这样的讨论还可以无穷无尽地说下去。

明白了吗?假如咱们要取巧,要选择两个极端答案的中间一点,那你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个点分毫不差地精确地标出来。否则就必须面对无穷无尽的诘问。如果你不能圆满地回答,那么你的答案显然是出自想当然,这又和宗教信仰有什么区别?

类似的困境,生活在休谟时代的经验主义者都遇到过。休谟的怀疑论是经验主义的必然结论,但经验主义者不愿意也不可能放弃归纳法。于是他们就说,不就是认为因果律和归纳法本身是循环论证,不能靠经验证明吗?那我们就像理性主义者那样,说因果律和归纳法是人天生就有的理性知识不就行了,反正科学也间接证明了归纳法的成功。这么一来,整个经验主义不就都立得住了?这有点像怀疑主义者说“所有的话都必须被怀疑”的时候,还必须补上后半句“除了本句话之外”,要不就成了自相矛盾了。

然而立刻有人会反对说,经验主义不是说一切知识都得从经验得出吗,那你凭什么又说因果律和归纳法可以是特例?假如它们是特例的话,为什么其他知识不能是特例?为什么不能一切知识都不从经验而来?这和我们前面说过的中庸困境一样。选择了中庸之道固然可以避免两个极端的缺点,但也同时失去了两个极端的理论支持,很容易被别人驳倒。

闲话少说,回过头来让我们看看那时哲学的困境吧。现在有两个会严重摧毁生活的哲学观点。一个是休谟的怀疑论,一个是科学的决定论。可怕的是,这两个观点正好是互相矛盾的两个极端。反对一个就等于拥护另一个,采取中庸之道的那些结论,更像是诡辩论而不是严谨的推理。

轮到康德出场了。

关于因果律的一个有趣的讨论

在康德出来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插播一个关于因果律的有趣的讨论。

还记得前面说过的决定论吧?我们说过,决定论是从“万事万物都严格服从因果律”这一点推出来的。在这里,决定论是和因果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假如我们相信决定论,又会导致我们永远无法发现和使用因果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刚才说了,因果律的意思就是“A发生以后,B必然发生”。我们假设这个世界有因果律,世界符合决定论。那么科学发现还是要用归纳法,对吧?所以科学家们要发现A和B之间有因果律,就必须不断地让A发生,再看是不是每一次B都会随之发生。

但这里有一个条件,就是A的发生必须是人能控制的。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改变A发生的条件和环境,才能绝对保证只有A,而不是其他因素造成B的发生原因。举例子就是,我们怎么知道苹果离开树枝是苹果落地的原因呢?我们得把各种可能同样是苹果落地的原因都排除了:天气啊,地理位置啊,苹果的品种啊。所以我们得在不同的天气下,在不同的地区,用不同的苹果来观察这个事件。结果发现,所有的条件都可以更换,但是苹果落地还是紧随着苹果离开树枝而发生。那么根据归纳法,我们就能知道,苹果离开树枝是苹果落地的原因了。

然而,假如我们生活在一个决定论的世界里,那么A的发生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因为我们没有自由意志。因此,即便我们做再多的实验也无法确认A就是B的原因。就好比当我们看到苹果离开树枝和苹果落地这两个事件的时候,这两个事件的发生其实都已经在宇宙生成的那一刻,由其他的什么东西(比如叫“原因C”)决定了。无论我们如何更换苹果落地实验的天气、位置、苹果的种类去做这个实验,我们永远也无法排除那个“原因C”。甚至于连我们反复做这些实验的行为也都是“原因C”决定的,因此我们永远也无法发现因果律。这意思是,假如我们接受这世界是符合决定论的,那么我们可以相信这世上的确存在着因果律,但我们却永远无法把它们找出来。这并不能推翻决定论,不过可以让决定论陷入一种很尴尬的境地:在决定论的世界里,科学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十三章 谎言的衰落

这一章主要在讲中世纪的教廷和一些名人的关系,包括伽利略、霍布斯、牛顿、亨利四世等,虽然和哲学无关,但是当八卦看看也是不错的。

第二十四章 远离尘嚣

接下来是属于德国的时代。康德终于来了。

包括康德,以及后面的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马克思、胡塞尔、海德格尔,还有对哲学影响颇大的爱因斯坦、海森堡。这个超豪华阵容全部都是德意志人。他们中有不少是犹太人。后来希特勒迫害犹太人,致使一堆超级智囊人士脱离德国国籍到英美去作贡献了。

话说康德看了休谟的论述之后,很震撼。他觉得休谟说得没错,理性主义属于独断论,经验主义又不能证明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康德为此想了很久,突然,一个大胆到狂妄的念头产生了。康德说,当年大家都以为地心说正确,可是天文学家根据地心说怎么也计算不出正确的结果。哥白尼大胆地把地心说掉过来,改成日心说,一下子解决了问题。

那过去的哲学家呢,都认为我们的认识要符合客观世界,但是讨论了半天都没有结果。康德认为,我们应该把主客观世界的关系颠倒过来!

不可知论

这⋯⋯不是疯话吧?咱们来研究研究康德这个大胆的想法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得拿出想象奇幻世界的劲头来,先只当康德是个奇幻作家,给我们设计了一个架空世界。这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在这个世界里,人类是一种非常可怜的生物。人类永远无法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真面目。人类所感受到的这个世界,都是通过人类心灵中某个特殊的机制加工处理过的。这个负责加工的机制,我们起个名字叫作“先天认识形式”。世界的真面目,起个名字叫“物自体”(也被译作“自在之物”)。人类感觉到的世界,也就是“物自体”经过“先天认识形式”加工后得到的东西,我们把他(们)叫作“表象”。这几个名词,得麻烦大伙记一下了。

回到康德。在康德的哲学世界里,所有的知识(也就是来自于物自体的知识)都要先经过人类心灵的加工,才能被人类认识。所以他自比哲学界的哥白尼,在他的哲学里,不是心灵去感受经验,而是心灵加工经验,心灵生产了经验。

有一个最常用的比喻,有色眼镜。

这个比喻说,假设每个人终身都必须戴着一副蓝色的有色眼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必须都通过有色眼镜的过滤才能被人看到。那么所有人看到的就是一个蓝色的世界,而世界真实的面貌是人永远看不到的。在这个比喻里,有色眼镜是先天认识形式,事物原本的颜色是物自体,人类看到的蓝色的世界,是表象。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眼镜都是相同的,不会有人不一样。因而,戴着眼镜其实不会妨碍人类的正常生活,连物理研究的结论都不会影响。反正颜色只是人类自己起的名字而已,戴眼镜者根本没法察觉到自己的异常。

用白话说就是,康德认为,这世界(物自体)是人类永远无法真正认识的,人类看到的只是表象的世界。但是由于每个人对真实世界的表象方式(先天认识形式)都是相同的,所以人类看到的同一个东西的感受还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察觉不到真实的事物是否被扭曲了。所以这个世界观并不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悖。

因果律与自由意志

那因果律是怎么回事呢?

康德认为,我们这个先天认识形式里,包含了很多用来处理物自体的工具(一共有十二个先天范畴),其中一个就是因果律。而科学家们只能研究我们感觉到的事物。也就是说,科学家只能研究表象世界,因此科学家的研究对象都是带有因果律的。

那么,人的自由意志又在哪儿呢?我们自己的意识就是物自体啊!

因果律只存在于先天认识形式里,并不存在于物自体中。物自体是自由的,我们自己的意识也是自由的。

换句话说,康德让人的意志受到了先天认识形式的严密保护,因果律不能穿透先天认识形式去控制人的内心意志,所以人仍旧是自由的。当然,这也意味着作为物自体的自我意识,是没法被我们察觉和把握的。也就是说,科学是永远无法研究人的自由意志的。

问题完美解决。

康德之前的哲学危机,是休谟对因果律,乃至对人类理性能力的怀疑。康德的解决方法是,他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完全不可知,另一个部分则可以用理性把握。不可知的那部分因为永远不可知,所以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只要我们在可把握的世界里生活,理性就又恢复了威力。这样,既没有破坏休谟的理论(想破坏也没那能力),又让人类重新信任理性,重新踏实了。

康德哲学的现实意义

阴谋论

假如我们接受康德的世界观,我们就同意,这世上总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无法认识的。我们只要安于在能认识的世界里生活就对了。这可以用来应对一些没有确凿根据的阴谋论。

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会缺少阴谋论。比如有人说,我们都生活在《黑客帝国》般的虚拟世界里,比如有人说,这世界是由秘密组织控制的,比如有人预测某年某月是世界末日等等。有的人会觉得,不能证明这些阴谋论为假,就活得不踏实。

但关键是,很多阴谋论是无法证伪的。我们永远也不能证明我们没生活在虚拟世界里;也没法证明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全都是假象;也没法证明,下一秒钟世界不会被我们从未认识到的某种力量毁灭。

按照康德的世界观,这些阴谋论正是处于我们永远无法认识的世界里。那么我们该怎么办?——管它做甚!

阴谋论的真伪问题属于我们不能认识的领域,费劲去研究它只会徒劳无功。就像研究“二律背反”会出现矛盾结论一样,当我们谈论阴谋论的时候,正方反方都会说出一大堆互相对立的道理来。看着都有理,其实全都是空谈而已。我们不需要管它,该怎么生活继续怎么生活就是了。

给上帝开脱

关于上帝,一直会有一些棘手的问题,无论怎么回答,都会有逻辑上的漏洞。比如:

  • 上帝是否存在?
  • 作为全知全能的上帝,为什么允许世间存在这么多恶?

康德对理性的限制给了上帝可以不遵守逻辑规则的理由。康德论证了,理性并不是万能的。比如对于“二律背反”问题,理性就无法去讨论。因此,并不是一切事物都会遵守逻辑。上帝既然是绝对的存在,自然是属于“物自体”那边的存在,那么上帝也就用不着遵守逻辑了。上述对上帝的质疑也就都不能成立了。

四维物体

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三维的。那么,有没有四维空间,四维空间是什么样子的呢?注意,我们这里说的第四维不是时间,而是纯空间上的四维。

我们可以先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让二维空间中的人想象我们三维空间中的正方体?

我们可以将三维正方体穿过二维平面,二维空间中的人就可以看到三维正方体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这个投影随着时间不断变化。三维空间中的人,通过这样的投影变化,就可以想象出这个正方体在三维空间中的样子。但是,二维空间中的人肯定是想象不出来的,就像无论思维正方体怎么投影到我们三维空间,我们也无法想象出四维正方体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一样。我们唯一能知道的就是四维正方体在三维空间中投出的“表象”(也就是那个投影),而对于四维正方体本身,我们没法认识。

第二十五章 王者之风

黑格尔的辩证法

在阐述黑格尔的辩证法之前,先声明一下:下面这种不是辩证法

我们今天对辩证法有一种庸俗的理解,说辩证法就是“看待事物要分两个方面”。别人批评一个现象,你非要说“要辩证地看这件事,这件事也有好的一面嘛”。这是对辩证法的极大误读。这不叫辩证法,这叫诡辩法,它的唯一作用是把所有的事实都捣成一片糨糊,逃避一切有意义的结论。

矛盾律

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律

黑格尔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共存,但是处在互为差异、甚至互相冲突的动态之中。事物的正题和反题会发生强烈的冲突,这个冲突的结果并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而是正题和反题最终化为“合题”达到了协调,升华了。前面说过,有一个正题就可以找到它的反题,因此新的合题产生之后,它的反题也随之产生,这样就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又要有新的冲突和升华,再产生新的合题。

因此黑格尔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自发的、抑制不住的。同时,这种变化不是无序的,而是有方向的,这个方向就是较低级的正题和反题不断变成更高级的合题,也就是事物不断在向高级形态变化。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可以存在,矛盾必须存在,矛盾就是世界的本质。

最适合诠释这个概念的并非西方哲学家,而是我们传统的“阴阳说”。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阴和阳无处不在,凡事有阴又有阳。阴阳也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既有冲突也可和谐共存的。就像“阴阳鱼”所画的那样,阴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互相冲突又互相依存的动态关系。

绝对精神

矛盾律变化到最后是什么呢?就是黑格尔的终极真理,黑格尔给它起个名字,叫做“绝对精神”。

之前哲学家们把世界分成了两部分:“主体”(“我”)和“客体”(客观世界)。既然世界成了分割开的两部分,那么主体中的概念,到底能不能符合客体中的现实,就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了。

用通俗的例子讲,我们一般人对世界的概念是这样的:这世上有两个东西是最真实的。一个是我自己大脑中的思维,一个是外面的客观世界。大脑和客观世界不是同一个东西,我们用什么来连接两者呢?用的是感觉器官,是感官告诉了我们的大脑,身边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问题在于,谁来保证这个感觉器官是可靠的?谁能保证就一定没有一个能力超强的家伙,在歪曲我们的感觉器官?谁又能保证,我们所有人的感觉器官都是可靠的?根本就没法保证嘛。

黑格尔说,之前的哲学家错就错在认为人的理性世界和客观世界是对立的、矛盾的两个事物。在黑格尔看来,矛盾的东西是统一的,因此人的理性和客观世界之间虽然是矛盾的,但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可以通过不断地辩证统一,最终成为一个合题。这样,人的理性经过辩证运动后,就能和客观世界合为一体。换句话说,理性经过不断的辩证,就可以完全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理性就是世界的本质,世界的本质就是理性。所以说,宇宙的本质是精神,而且是一种理性精神。这个理性精神,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当然,绝对精神也是一样,也在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变化,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

绝对精神好难理解啊。

黑格尔的历史观

接下来说说黑格尔的历史观。

黑格尔说世间万物的发展一定要符合绝对精神,因此他的绝对精神观是决定论的,他认为历史不是人类创造的,也不是个别事件的堆砌,历史有自己必然的进程,我们人类只是历史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就算拿破仑那样的伟人,其实也是绝对精神的工具。并不是拿破仑自己要征服欧洲,而是绝对精神要利用拿破仑来推进历史的进程。所以黑格尔表面上赞扬的是拿破仑,其实是在赞扬绝对精神。

我们知道,黑格尔的历史观后来被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变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也认为,历史的进程是有方向的,不可逆转、不可阻止的,但是可以预测的。

马克思预测历史通向的是共产主义,那么黑格尔的历史通向哪里呢?黑格尔的历史通向绝对精神。他认为宗教比自然科学更高级,哲学又比宗教高级。最后,绝对精神会通过哲学完成自己的发展,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具体说来,那个被绝对精神决定了的、借以认识世界、实现绝对精神的人是谁呢?黑格尔说:就是我!哈哈哈哈!

辩证法对生活的影响

个人思想的成长过程

一个人是怎么成长的呢?一个人先有一个原有的思想(正题),然后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思想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题),思想和现实问题发生了冲突,才会引起他反思人生。这个反思的结果不可能说最后完全不顾以前的旧想法(正题),最后的新思想(合题)肯定是结合了正题和反题。这就代表着人变得更成熟了。

幸福的最高境界

我们追求个人幸福的最高境界并不是有钱有权有一大堆情人围着,并不是肉体享乐。哲学史上也没有哪个哲学家认为纵欲是快乐之道。连古希腊的享乐主义者追求的也不是肉欲的极限,而是适度的享乐、劳逸结合的生活。这是因为大家都发现一个问题,肉欲快乐固然很好,但是纵欲总是和它的反题——痛苦、空虚紧紧连在一起的。不存在某种只给人快乐、不带来痛苦的享乐。这正符合了辩证法的观点。

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我们追求个人幸福的最高境界,不是纵欲,而是内心的平静。

下篇:

第一章 傲慢与偏见

叔本华的八卦。

第二章 悲观主义

物自体

叔本华骂黑格尔,自然也不会喜欢黑格尔的哲学。叔本华是康德思想的继承者。

我们前面说过,康德哲学的一大问题是,物自体这东西其实是自相矛盾的。

黑格尔的解决办法是取消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关系,也就是说,“我”的理性就代表了真实的世界,根本没有物自体这个东西了。

叔本华的解决方法不同。他认同康德的形而上学,但是不认为物自体是完全不能认识的。物自体是超越理性,不能用理性知识体验的。但是我们观察自己的时候,可以不靠理性,而是靠非理性的“直觉”。用文绉绉的话说,叫“审视内心”。当我们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就可以体会到物自体。

而且,叔本华还认为:物自体只有一个,这“一个”就是“生命意志”。

但是“生命意志”这个词呢,在叔本华的理论中有专门的意思,跟我们平时聊天时的含义不同。除了“生命意志”,后面尼采的“权力意志”,存在主义的“存在”等等术语,也属于这个情况。

生命意志

那么生命意志是个什么东西呢?

简单地说,生命意志是一股永不停歇的力量。这股力量驱使着万物去运动,去发展。

比如人和动物的食欲性欲,比如植物破土而出的欲望。

动物没有理性,可是动物生下来就知道觅食、交配、躲避危险,在很多情况下比人的求生能力还要强。动物这么强大的生存能力哪儿来的呢?叔本华认为,这是背后的生命意志驱使的。生命意志的概念比一般的生物欲望还要宽泛,还包括没有生命的事物在内。

叔本华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背后都有生命意志在驱动。小到磁石相吸,大到星球运行,背后的本质原因都是生命意志。在叔本华看来,生命意志是世界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不可抗拒的,是永不停歇的。

举例子说,我们以为自己生活、恋爱、结婚、工作是根据我们的理性选择的。而叔本华认为,真正驱动你的都是种种欲望:生殖的欲望、享乐的欲望、征服的欲望,等等。你以为你在靠理性生活,实际上躲在理性背后的是生命意志,生命意志在驱动你作出种种选择。

当然叔本华不会认为理性一点儿用都没有,他的形而上学就是理性的产物!那他认为,生命意志和理性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意志是个充满欲望的君王,但是它头脑糊涂,只知道发布命令,不知道该怎么去更好地达到目的。理性是个头脑清醒的老臣,它虽然对君王的命令有意见,但是限于身份,只能偶尔劝谏君王,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用它的聪明才智去满足君王的欲望。理性不是没有用,只是实现意志的工具而已。

叔本华对生命意志和理性关系的解读,和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对“本我”(潜意识)、“自我”(意识)与“超我”(道德的自我)的解释如出一辙。

悲观主义

在康德看来,理性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统治者。没错,理性确实管不了物自体,但是物自体也不影响我们的世界呀。叔本华说,不,物自体能影响我们的世界。不仅能影响,而且影响力超大,我们用理智控制不了。

在康德那里,这个世界的基础(理性)是井井有条的理性。在叔本华这里,这个世界的基础是无法控制的生命意志。

因此康德对世界的看法是乐观的。叔本华对世界的看法是悲观的。

第三章 理性的危机

我们研究西方哲学一直到黑格尔这里,不难看出,哲学家们都在坚守着理性不放。没有理性,我们就谈不上怀疑,谈不上辩论,谈不上构建理论,哲学也谈不上发展。然而在叔本华的理论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是非理性的生命意志,比理性更本质、更重要。

这等于是在告诉人们:理性的能力实在太小了,理性既不能揭露世界的本质,也难以对抗本能的欲望。理性这东西实在没用。

第四章 瞧!这个人

尼采的一生

在莱比锡的旧书店里看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的代表作)的,正是21岁的尼采。

尼采是叔本华的铁粉。参军期间,他把一张叔本华的照片放到自己的桌前,一遇到困难就大叫:“叔本华,救救我!”

尼采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喜欢音乐,喜欢爬山,崇拜音乐家瓦格纳,他大喊“上帝死了”,还自比是太阳。但是与激情的理论相对的,是他温厚的性格。这或许和他从小生活在女人圈中有关系。由于朴素的生活、温厚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尼采常被称为“圣人”。

这是两个常被误解的人:

  • 叔本华,一般人以为他是一个悲天悯人的慈祥老头。不!生活中他暴躁刻薄。
  • 尼采,一般人以为他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狂人——不,生活中他是一个温和的智者。

尼采的感情生活也是不顺的。先后恋过两个女人(音乐家瓦格纳的妻子科西玛和后来跟好友保罗跑的莎乐美),都以失败告终。

尼采“疯”了

富于激情的尼采基本上度过的是悲剧的一生。他一生不被人理解,著作无人问津。只是在尼采“疯”啦之后,她的观点才得到承认。她的手稿被妹妹整理篡改,变成种族主义、国家主义的思想,成了希特勒纳粹的理论。

我想,对于不少同学来说,自大狂、精神病,这便成了他们对尼采的全部印象,他们这辈子或许不会多了解这人一丝一毫了。

是啊,人生中有太多比了解一个已死的疯子更重要的事。所以,凡是我们不理解的人,都当作是精神病算了:唯心主义是精神病,怀疑主义是精神病,尼采是精神病,一切哲学家都是精神病。当你在书店里眼睛扫过那些看不懂标题的书脊,心中是否在想:他们肯定都是故弄玄虚的骗子、自找麻烦的呆子,他们的书既看不懂也没有用。

这样的世界才简单、才可爱嘛。

第五章 钢铁之躯

权力意志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形而上学。叔本华说物自体是“生命意志”,尼采给改造成了“权力意志”。

“权力意志”一词中的“权力”容易引起误解。这并不是政治权力的意思,而是指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强壮、更富创造力的欲望。尼采把人分成了强者和弱者。强者体现了权力意志,他们的特征是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勇于牺牲、善于创造。弱者相反,特点是胆小、保守、善妒、虚伪。

奴隶道德和贵族道德

奴隶道德,是属于弱者的道德。表面的内容是同情、仁慈、谦卑、平等。其实本质上,是弱者为了掩盖自己对强者的恐惧、嫉妒和自私,借助奴隶道德去限制强者。

弱者对强者感到恐惧,因此奴隶道德强调“仁慈”“谦卑”,把强者和特立独行的人看作是危险人物,要求社会限制他们的能力。弱者又因为自私就强调“同情”“分享”,要求强者给弱者分一杯羹。

贵族道德,是属于强者的道德。这种道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鄙视软弱,追求创新,拒绝平庸,它代表了生命积极的一面。

尼采认为,奴隶道德和贵族道德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奴隶道德总是在禁止,不许人们做这做那;贵族道德则是在鼓励人们自由创造。尼采并不完全反对奴隶道德,他反对的是把奴隶道德强加在强者的身上,他认为这会限制人类的发展。

那有人说了,尼采的道德观不是会造成弱肉强食吗,不是会造成强者欺凌弱者吗?尼采的回答是,人的本性就是残忍的。

尼采的道德观和基督教道德有明显的矛盾。

尼采认为,基督教道德是典型的奴隶道德,本质是伪善的。基督教鼓励人们变得谦卑,其实就是鼓励人们做弱者。所以尼采大喊“上帝死了!”意思是,他想去掉上帝。如果没了上帝,人们也就不需要无条件地遵守基督教道德了。

尼采反对人人平等,这和法国大革命也有一定的关系。在法国大革命中,带着民主之名的雅各宾派进行了恐怖统治和血腥屠杀,这让很多欧洲思想家看到了“多数暴政”的危险。在尼采看来,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人在这个社会里是少数,庸人总是多数,而原始的民主模式总是要少数人听多数人的话,这就等于让少数的聪明人屈服于庸常的大多数。

最后再说一下,尼采和叔本华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鄙视女性。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当时社会大环境所造成的。

第六章 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

克尔凯郭尔的一生

叔本华讨厌黑格尔,尼采喜欢叔本华,也讨厌黑格尔。现在我们要讲的,是第三个讨厌黑格尔的人。他叫克尔凯郭尔(又译祈克果),差不多和叔本华一个时代,比尼采要大一辈。

克尔凯郭尔一生痛苦。

我们之前在说斯宾诺莎的时候提到,越是生活痛苦的人越关心个人幸福。克尔凯郭尔的遭遇如此痛苦,可以想象,他对个人幸福、个人命运会有多么关心!他又受到他父亲的影响,非常关注信仰。

形而上学与自由意志的矛盾

他不满意黑格尔的地方在于,黑格尔把全体人类都纳入到他宏大的形而上学和历史决定论中,把每个人都说成是历史棋盘上的棋子。个人意志、个人幸福和个人信仰在这个宏大的历史中微不足道,没有自己的位置。在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中,每个人都得屈从于必然的历史进程,个人就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尤其是黑格尔把宗教也纳入到自己的哲学系统中,好像人类信仰宗教不是自觉自愿的,而是在绝对精神的驾驭下,被动地去信仰。

克尔凯郭尔不同意黑格尔的这些说法:信仰是很个人的事情,怎么能不经过自己的选择,被动地信仰呢?

信仰与理性的矛盾

克尔凯郭尔也反对用理性研究宗教。

克尔凯郭尔认为,理性和信仰是对立的,必须要抛弃理性才能信仰。相反,“如果有一天人似乎成功地使基督教变得合理了,那么那一天就是基督教寿终正寝的日子”。这正好符合前面教父们说过的那句话:“正因为荒谬,我才相信。”

这个思想和中国的禅宗很像。佛教认为终极真理是超越理性的。但是在禅宗之前,很多佛教宗派还在用理性去讨论、讲述佛教的终极真理。他们的意思是,没错,信仰佛教,达到“开悟”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但是不妨碍我们先讨论讨论,不妨碍老师先给你讲讲佛教的大意。所以修行佛教也是要学习的,学什么“四圣谛”“三法印”等等佛教的知识。但是禅宗认为,理性妨碍了我们把握佛性,不是对信仰的帮助,反倒是对信仰的阻碍。所以有的禅宗法师拒斥一切理性思维,他们常说各种看起来词不达意、答非所问的怪话,为的是阻止修行者的理性思考。更为极端的做法,是一言不发,或者用棒喝之类非常规的办法,让修行者完成“信仰的飞跃”。

克尔凯郭尔思想的意义

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有什么重要的地方呢?我认为,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揭示了一对矛盾:形而上学和自由意志的矛盾。

形而上学的目的是什么?是用理性的方法找到终极真理。这个真理至高无上,可以指导我们的一切行为。

好,经过了这么多代哲学家们的努力,黑格尔好不容易给你们找到答案了。

结果呢?结果克尔凯郭尔偏偏不满意了!

克尔凯郭尔的意思是,如果存在一个能指导一切、包括指导个人行为的终极真理,那不就意味着个人的自由都被束缚了吗?假如我们没有自由意志的话,那我们不就是木偶了吗?

第七章 科学新发现:理性的反击

科学捍卫理性

叔本华、尼采和克尔凯郭尔从不同的角度动摇了形而上学。

康德的形而上学很厉害,可是叔本华说的似乎也有道理,控制我们生活的,似乎是不受抑制的欲望,而不是冷静的理性。尤其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到处都是癫狂、绝望与毁灭,这怎么能让人相信世界是在纯理性的形而上学的统治之下呢?这更像是控制不住的生命意志在到处肆虐吧!

形而上学的失败,就是理性的失败。

好在我们还有科学。近代科学创造的种种神迹,使人们空前的自信。

科学创造的奇迹,就是理性创造的奇迹。因为科学是纯理性的。科学使用的是归纳法和演绎推理。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必须用理性的文字表达,都必须经得住严谨的实验。

科学的发展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科学就展现了其认识世界的能力。

首先是物理学的进步。牛顿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向我们揭示了客观世界的真面目。

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将触角伸向了有机体,更是给神学致命一击。

而心理学的发展,直接染指精神领域。

至此,人们对科学的信心日益增高,相信:假以时日,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算是艺术、哲学那些过去科学不能触碰到的领域,将来运用心理学也可以完美解释。

如果科学真能完美解释艺术,那将是艺术的末日。

科学发展的影响

科学发展的第一个影响是把宗教完全打趴下了。

科学发展的第二个影响,是机械论和决定论的再次抬头。

这里说的科学,指的是一战之前的科学。一战之后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又再次颠覆了人们的认识。

第八章 人猿星球

达尔文的进化论

进化论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不亚于麦哲伦环球航行。

进化论是一个假说,但也是一个绝妙的假说。

牛顿力学用一个极为简单的理论完美解释了复杂的物理世界。但牛顿力学还没有攻克生物世界。牛顿力学能解释生物体中的肌肉是如何运动的,却不能解释生物为什么会长成这样或那样。当人们观察大自然的时候,会发现生物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器官的特性都恰到好处,都在以最有效的方式保证个体的生存(假如你没有这种感觉,随便去看两集《动物世界》就明白了)。生物世界中处处充满了绝妙的“设计”,这无法用常理解释,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不是有一个万能的上帝设计出了这一切?

进化论把这神秘性给打破了。进化论就像牛顿力学那样,用极为简单的理论解释了复杂的世界,而且逻辑严谨,能自圆其说,不需要任何超自然力量的干涉,比牛顿力学更容易让人接受。

但是,进化论是一门被广泛误解的理论,现将一些常见的误解列于下:

  1. 进化论就是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进化论应该称为“演化论”,因为这种变化仅仅是适应环境的变化,无所谓低级和高级,所以也不能称之为“进化”。
  2. 生物的后天努力可以改变基因。
  3. 进化论还只是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说。所有科学理论都是假说。
  4. 将进化论应用到社会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社会也应该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纳粹种族主义。

关于进化论,有些物种的“利他行为”很难从个体生存角度解释。关于这点,英国的里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给出了答案。出发点就是:不要从个体或者种群的角度去理解进化论,从基因的角度去理解进化论就可以了。这本书的观点非常新颖,值得一读。

进化论对哲学的影响

  1. 沉重打击了神学的权威。人不是上帝创造的。
  2. 消除了人类的神圣性。人类和其他动物没有区别。

关于进化论的一些推论

推论一,叔本华说生物有生命意志,其中生殖是最重要的。生物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生殖。这个观点正好符合进化论。进化论也认为,为了能将基因保留下来,一切都应该以生殖为目的。所以自然界的很多生物,一旦过了生育的年龄马上就会衰老死亡。人类女性在更年期后,雌激素一旦停止分泌,身体马上加速衰老,疾病增多,就是这个道理。

推论二,尼采说权力意志,说每个人都想成为强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进化论。因为生物在进化中必须变得越来越强,才能不断增强种族延续的可能。雄性动物都占有欲超高,要经过激烈的斗争,选出最强的,才有资格和雌性交配。

推论三,有的老师说,劳动是人的天性和本能,这是对的吗?答案很简单,不对。因为劳动会带来肉体痛苦(劳累、枯燥等)。愉悦和痛苦是人类进化出来的一套奖惩系统,为的是指导人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存概率。在远古时代,会导致愉悦的行为都是利于生存的,是人的天性,会导致痛苦的行为是不利于生存的,是违反天性的。

在远古时代,能量是生命最稀缺的资源。劳动会让人消耗能量,因此基因让人体在劳动的时候获得疲劳的痛苦,用来警告人体,能不动尽量不动,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能量,提高生存的可能。所以从进化论的角度说,劳动是违反天性的。

从进化论的角度认识一些行为,包括一些食物,对人类的作用,是个非常新颖且有说服力的方法。

认为劳动违反天性是在否认劳动的价值吗?恰恰相反,正因为承认了劳动违反人的天性,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劳动者才值得我们尊敬和歌颂。他们是在忍受天性带给他们的痛苦,为人类创造价值,因此是伟大的。假如说劳动是人的天性,那劳动者有什么好歌颂的呢?我们会说,哟,你劳动了?这不是你的天性吗?不就是你正想要的吗?我自己歇会儿,我把劳动的机会让给你,你是不是还得因此感恩戴德啊?

第九章 科学倒打一耙

一战之前的科学发展,使人类信息爆棚,相信,假以时日,科学可以解释所有事情。但是一战之后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又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包括信心。

相对论

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和时间空间质量的相对性,都颠覆了牛顿力学系统,这个我们曾经深信不疑的理论。这个颠覆,也使我们想起了休谟:

休谟说,无论我们过去看到多少重复发生的事件,我们也不能断言这事件在未来一定会再次发生。无论太阳升起过多少次,也不能肯定明天太阳一定会再次升起。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是抬杠。 可是在相对论出现之前,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科学实验、天文观测和机械生产,无数次证明了牛顿力学是正确的。可接下来的结果呢,有一天人们发现:哇咧,新的观测数据真的就出现例外了,真的就不符合预测了!这不就是休谟的预言吗?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说明在量子世界没有决定论,也没有因果律。科学家对于一个电子的状态,只能说“动量大约是多少,位置大约在哪里”。至此,物理学成为了一个不确定的学说。

这意味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能力又受到了进一步的限制,而且只要量子力学不被推翻,这限制就永远无法超越。那种认为“随着不断发展,科学终究能解释明白所有事情”的想法,就变得很值得商榷了。

这是不是有点类似《三体》中的智子对地球科学研究的封锁呢:是不是另外一种文明通过测不准原理,封锁了地球对微观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想想,有点可怕啊。

第十章 寻欢作乐

罗素一生的情史。

第十一章 快乐王子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

第十二章 逻辑实证主义

罗素的学生维特根斯坦对于逻辑实证主义的贡献大过罗素。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完成了逻辑实证主义。后来,他发现语言并不能停留在表面的逻辑分析上,所以他又亲手毁了逻辑实证主义。

第十三章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思路不一样,逻辑实证主义看到的是科学的严谨性,希望哲学也能和科学一样严谨。实用主义则看重科学的实用性,看到科学家没哲学家那么多废话,在科学研究中什么理论好用就相信什么。实用主义者觉得,哲学也得像科学这样,不再说空话,不再讨论空泛的大问题,而是重视哲学的实用性。

比如对于上帝存在不存在的问题,实用主义者说,假使相信上帝会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那么我们就相信上帝是存在的。这观点恐怕宗教信徒和无神论者都没法接受。

实用主义在美国很受欢迎,实用主义哲学家也大多是美国人。有人说,这是因为实用主义正好契合了美国人的务实精神——这是好听的说法,难听的说法是美国人世俗功利。

但这种实用主义未必不能收到好效果。

比如美国的司法采用判例法。意思是,过去类似的案子是怎么判的,这回的案子就参考着判。或许有人认为这过于儿戏了,难道国家制定的法律不是最大的吗?但判例法认为,一次性制订的司法是很难完善的。那么我们就通过每一次的审判,来不断纠正、完善国家的法律。你看,这不正好和实用主义者的真理观吻合吗?

也不要以为实用主义只有西方人才喜欢。实用主义离我们也不远,有一句话我们很熟悉:

“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第十四章 终结形而上学

证伪主义

波普尔:科学理论必须可以证伪。

我们说过,在休谟看来归纳法不可靠。

证伪主义的回答是,没错,用归纳法总结出的科学理论是不可靠的,我们的应对办法是:在它被证明不可靠之前,凑合着用。

证伪主义有点像是科学理论上的进化论。

在形而上学统治的科学观下,人们认为存在着一个绝对真理,我们在形而上学的指导下,可以带着科学大踏步地朝着这个真理前进。

证伪主义的科学观是,人类提出的各种科学理论有点像是基因突变,科学家们发散思维,想出各种充满想象力的假说。证伪就如同自然环境对基因的筛选,经不住证伪的假说都被淘汰,留下的都是经得住检验的,也就是暂时正确的科学理论。那些留下来的理论,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地尝试证伪,一旦证明是错的,就进行修改。这样科学理论就会越来越完善。这个试错、修改、完善的过程是无休止的,科学也因此会越来越接近真理。

证伪主义的作用

证伪主义非常好用。在现实生活里,这个标准可以很方便地把巫术、迷信和科学区分开。

算命、巫术为了吸引人,不得不作出预言,但是他们拒绝把这些预言说得很清楚,而是用尽量模糊的话预测,如“你过几天要倒霉”“你过几天要遇到贵人”。问题是,“过几天”是几天呢?什么样的事算是“倒霉”呢?因为他们没有明确下定义,当事人在未来的任何遭遇都可以用这个预言来解释,因此这些预言是不可证伪的。换句话说,这些预言没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证伪主义不光能干掉宗教和巫术,还能干掉一些哲学命题。前面的“黑客帝国”问题,证伪主义怎么回答?“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法感觉到异常的虚拟世界里”,这个命题不可证伪,所以这个问题毫无意义。同样,决定论也是不可证伪的。

证伪主义对“无罪假定”的解释

证伪主义对社会哲学也有影响。

现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刑事司法都接受“无罪推定”原则。意思是说,假如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一个人是犯罪嫌疑人,那么就应认为他是无罪的。

为什么要坚持这个原则呢?除了人权精神外,还可以用证伪主义来解释。

如控告某人参与了一起诈骗,如何证伪这句话呢?首先,被告人必须找出被控告这段时间内的所有活动细节,从而证明自己没有和诈骗团伙有过联系。且不说和团伙有过联系又没参与诈骗的人该怎么说吧,就说真没联系过,他又该怎么向法庭彻底证明这一点呢?证明自己没出过门、没见过犯罪嫌疑人?那你有没有可能用电话联络?你没用电话,那有没有用过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没用过,那你用没用过飞鸽传书,用没用过烽火?你如何证明自己没有在被控告的时间内使用过烽火?找来邻居证明你们家那几天从来没冒过烟吗?邻居说我中午打了一个盹,没看见,那你就算有罪啦?“某人犯过某罪”不可证伪。相反,“某人没犯过某罪”,这个命题是可以证伪的。只要找到他犯罪的证据就可以推翻这个假设了。

因此,在都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在两个命题中,法院只能采信可证伪的后者,而不会采信前者。

证伪主义的政治观

波普尔还根据证伪主义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观。

有一种社会观念,认为历史的发展轨迹是必然的,这种观念叫作“历史主义”,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持这样的观点。

波普尔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历史主义的逻辑是,既然自然社会存在规律,那么历史也应该有规律。我们历史主义者像科学家一样揭示了这个规律,人类按照我们揭示的规律奋斗就可以了。但证伪主义认为,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所有的理论都可能是错的。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历史的必然规律”。而且科学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难以预测的。就比如在牛顿时代,没人能够预测相对论的出现,也没人能预测牛顿理论将会在哪里出问题。因此,预测未来的历史规律,一劳永逸地设计一种绝对正确的政治制度,也是不可能的。用钱穆先生的话说:“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必须在现实环境要求下生长。”

波普尔因此主张应当建立“开放社会”,要求执政者能够广泛接受意见,赋予大众质疑政策的权利。因为执政理论和科学理论一样,永远都可能是错的。必须要不断地接受证伪,才能保证理论的正确。

这正是现代民主思想的核心精神。我们有的人可能会简单地以为,民主就是“大家一起投票,多数说了算”,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其实这种原始的民主制度有极大的缺陷,这个缺陷在雅典人判苏格拉底死刑、法国大革命的屠杀、火烧布鲁诺、希特勒被民众选上台等事件中已经暴露无遗,早就被现代社会抛弃了。

证伪主义的政治观,最关心的不是谁制定的政策,而是无论谁制定的政策,都不能成为绝对真理。不管是美国总统下的命令还是全世界人民投票的结果,都要给别人留出修改、推翻它的机会。在这种制度下,无论谁被民选上台,也不会给世界造成太大伤害。因为他上台后的个人权力非常有限,哪怕加个税都需要国会批准。他还必须随时面对全国媒体的质疑、随时可能被弹劾、干四年就得重选、干八年就得下台。这制度不能保证总统想出“最正确”的决策,但可以保证一旦总统作出“错误”的决策,举国上下有无数可以阻止它的机会。

可以随时“纠错”而不是“多数说了算”,这才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精神。

证伪主义与形而上学

那证伪主义是怎么终结形而上学的呢?

前面说过,形而上学必须坚持理性工具。理性要遵守逻辑规则,那最基本的逻辑工具是什么?是演绎推理,对吧?我们前面整本书的形而上学,都是在遵守“因为⋯⋯所以⋯⋯”这样的逻辑规则,一步一步推理下来,才让您信服的。

演绎推理的规则是,从一个绝对为真的命题出发,推出一个绝对为真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结论都是正确的。

但是证伪主义反对的,恰恰就是绝对为真的命题——因为绝对为真的命题是不可证伪的!

证伪主义的问题

当我们用证伪主义一一分析前面的哲学理论,会发现它们全都是不可证伪的。

比如“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不可证伪的命题。要证伪这个命题,就要找到一个永远静止的事物,但是人不可能观测“永远”那么长的时间。

再比如“物质不依赖意识存在,物质决定意识”这个命题,如何证伪呢?那就必须找出一个“不依赖物质存在的意识”。那么,能设计出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一点吗?

证伪主义待续

证伪主义说完了,这个理论听上去很棒,在现实中也确实好用。不过我要告诉你,在科学领域,证伪主义有时也不靠谱。

第十五章 实用主义的科学

作者通过几个例子,试图说明一个问题:科学理论的选择是基于实用主义的。我们选择相对论与牛顿力学这个例子看看。

假如相对论出现在牛顿时代,人们能不能坦然接受呢?不能,因为牛顿力学更加简单,而且能解释人们看到的现象。即使观测到了一些相对论效应,可能对牛顿力学稍微修正一下也能解释,或者说这种“偏差”是由一些没有发现的星体影响所致。

相对论最终被承认,只有一个原因:背离牛顿力学而符合相对论的证据越来越多,多到人们觉得宁可选择复杂等理论,也比不断给牛顿力学的错误数据找各种理由来的更省事,更简洁。

一句话:更实用。

所以可以说,科学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筛选出来的,可以被证伪的理论。

原来科学也只是一个用来描述世界的工具。科学家们并没有一本“科学真理审批手册”,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程序来决定哪个理论更正确。我觉得,科学家更像是一起去市场采购的大妈,望着小贩摊位上各类假说叽叽喳喳,挑挑这个够不够精确,看看那个够不够简洁,最后七嘴八舌商量出一个大伙最能接受的假设“买”下来。当然也有谈不拢的时候,这时候科学家们就各说各话了,都说自己相信的那个假设最好。直到科学界出现了新的证据,大伙儿就接着挑,接着吵。

一点没有追求真理的神圣劲儿!

这会让科学很难堪吗?我倒觉得,这会让科学更自在。我们前面说过,按休谟的说法,世界上不存在因果律,但另一方面,在一个决定论的世界里,虽然存在因果律,我们却无法发现它。那么建立在因果律上的科学就很纠结,好像随时都可以被驳倒一样。

然而当我们接受了“科学并非揭示真理,仅仅是实用工具”的概念以后,我们就发现,我们没必要非要先证明有因果律,然后再去研究科学。我们只要当作有因果律就可以了。因果律就是我们的一个假设,错就错了,so what?

第十六章 科学是什么

衡量一切理论的标准

假如我们接受了上一章的看法,那么,科学还代不代表真理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既然科学只是一个描述世界的工具,那么其他的理论,比如宗教、巫术、占星术,它们也是描述世界的工具。难道一个工具能比另一个工具更高明吗?凭什么科学就敢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而且只要人家不符合“科学”就说人家荒谬呢?那你科学还不符合我占星术呢,为什么你就不是荒谬的呢?

虽然我们不能把科学当作衡量一切理论的标准,但是我们仍旧有标准可以用。我认为有两个原则必须坚持:

  • 第一是经验主义原则。换句话说,理论好用不好用,必须眼见为实,拿出大家都承认的证据来。
  • 第二是实用主义。理论还得有实用价值,不实用的理论再诱人也没有意义。

拿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做考察理论的标准,这不是出于科学家的学霸作风,而是出于我们自己的需要。

科学与宗教的区别

什么叫“迷信”呢?不经思考的相信,不允许别人质疑,就叫“迷信”。

假如一个人在没学过哲学史的情况下,认为科学代表了终极真理(在哲学中叫作唯科学主义),不承认科学的局限性,认为不能证伪的观点就是错的(我认为,不能证伪的命题仅仅是不可知的),那么这的确可以称作“迷信”。

我认为科学比宗教和巫术更“不迷信”一些。关键不仅在于科学理论可以证伪,还在于它的检验是开放的。

世界各大宗教内部都分成很多小派,不少小派之间也互相攻击,互相骂战。为什么宗教总讲“宽容”“慈爱”,而这些细小的派别却难以统一呢?因为宗教理论大多不可检验、不可证伪,因此不同的观点根本无法辩论出对错。

第十七章 永恒的终结

实用主义能否解决终极问题

这本书前面说了大半天哲学,什么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吵来吵去最后一看,这些理论全都是错误的,一点儿有用的东西没落下,您看得都快掀桌了吧?这回轮到实用主义这里,总算是说了点有价值的理论了。

我们现在知道了,实用主义对于科学来说很有用。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实用主义的方法应用到哲学研究中?能用来回答形而上学的问题吗?比如,最典型的一个哲学问题:人生的意义。

人类什么时候才会追问人生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才会追问人生意义?

也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想到人的一生短如朝露,对必然到来的死亡和虚无产生深深的恐惧,又不知道该如何排解。

或者是体验了一次纵欲之后,觉得人生就算再有钱再成功,欲望满足后得到的也是痛苦和空虚,不禁对人生充满了悲观。

或者是觉得自己正过着庸俗无聊的生活,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要摆脱庸常,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或者你正陷于生活的泥潭中,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苦役,永远看不到解脱的可能。希望能给自己经受的这些苦难找到一个价值依托,让自己吃的苦变得有意义。

总结起来就是,我们大半是在焦虑、恐惧、悲观、绝望的时候才需要追问“人生的意义”,来驱散这些负面的情绪。

实用主义能否解决人生的意义这一问题呢

按照实用主义的观点,只要我们能找到一个人生意义,一经相信它,就可以消灭上述负面情绪,那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意义了。

根据实用主义的思考角度,更靠谱的结论应该是:老百姓平时应对上述精神困境的办法,就是这些问题的最优解。

你可以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个大妈,她对于下面的问题肯定都有自己的见解:

  • 我怕死,怎么办?
  • 我觉得满足了欲望也没有什么意思?怎么办?
  • 我不想过庸常的一生,怎么办?
  • 人生要受那么多苦难,有什么意义?

上述并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这世上每一个不困惑的人,对这些问题都有自己的回答。您如果想最简便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去找各种人问一问,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答案就是了。

如果你觉得上面得到的答案过于“低端”,也可以去哲学史上找一个你认同的哲学观点来聊以自慰。或者选择信仰一个宗教来得到答案。

但是,由于我们的怀疑精神的存在,上面的方法都不能让我们最终接受。

所以,用实用主义回答出的哲学答案,也不能彻底解决我们的问题。实用主义也行不通。那么,还有别的什么办法吗?

没有!

终极问题都没有答案

形而上学走不通,形而上学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记住这一句话就够了。我们说过,形而上学的任务,是用理性思维去研究世界本质等“大问题”。形而上学走不通,也就是说,理性不可能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有没有终极真理”、“终极真理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大问题。硬要回答,答案一定是独断论的,或者在推理上有错误。

形而上学家们研究了好几百年,就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实际上,所有的形而上学都会陷入无法证明自身的困境。

我们还需要理性吗

紧接上面,如果我们相信这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理性不能回答世界本源的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扔掉理性了呢?

比如我们一听说理性也不管用,那就以为我随便信宗教也好、信巫术也好,你们任何人都没理由拿理性来批评我、阻拦我。这话对吗?

我认为,一半对,一半不对:

  • 一半对,是因为信仰宗教等行为,的确像克尔凯郭尔说的,是非理性的一跃。光靠理性辩论是没用的。
  • 一半不对,是因为人要讨论、思考任何问题,都离不开理性。

苦恼的艺术家

粗览艺术史不难发现,顶级艺术家都很苦闷。

作为这世界上最有才华的人类,顶级艺术家思考的问题常常和哲学家一样,都是一些形而上的终极问题。只不过艺术家不用理性探索,而是想通过艺术作品让别人和自己感同身受。但他们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苦闷呢?他们不都是最聪明的人吗?他们不都是在用毕生的精力追求答案吗?

原因只有一个:终极问题没有答案,最聪明的人们追求到最后,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是一条绝路。

但正是因为这些艺术家陷于永远无法挣脱的苦闷,而他们又非要倚仗自己过人的天才全力挣扎,所以他们的作品才能深深打动我们。

所以世界上才有艺术这东西。

第十八章 存在与虚无

先讲了萨特的个人经历,包括情史,然后入题。

存在主义

萨特认为人有自由意识,能够作出自由选择,也因此应该负有相应的责任,而不能把责任归咎于周围的人和环境。

当人们登上成功的巅峰,回首过去的时候,总会思考“自我”在哪里?最后发现:你要么不遵守社会规则,成为社会嘲笑的loser;要么就必须扭曲自己,去符合社会规则,最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存在”。

自由越大,责任越大

我们常说一句话,“小的时候想要快点长大,等到长成了大人,反倒要羡慕小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呢?

我们细想,小时候羡慕大人什么?羡慕大人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也就是说,羡慕大人的自由。那么大人羡慕小孩子的什么呢?羡慕小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也就是说,羡慕小孩子没有生活压力,不需要尽很多生活的责任,因为有大人护着、养着他。

因此,自由(即权力)和责任是相伴的,自由越大,责任越大。人们趋利避害,都想只占有自由的好处(当不负责的大人),又想逃避随之而来的责任(当自由自在的小孩)。

萨特提醒我们,既然有选择的自由,就要承担选择的责任啊。而且萨特还强调,不能逃避选择,哪怕是什么都不选,你也是在选择,也要承担责任。因此自由多了并不是好事,反倒因为责任的增多给人增加负担。这是现代社会精神危机的一个根源,也是很多人宁愿选择盲从偶像、盲从权威的心理动机之一。

第十九章 西西弗的神话

先介绍加缪的生活,以及和萨特的关系,然后入题。

加缪不愿意媒体把自己的名字和萨特放在一起(虽然他们之前是好朋友。),也不认为自己的观点属于“存在主义”。但是大众基本不理他这茬儿,现在一般人谈到加缪,都认为他的哲学属于存在主义。

加缪最有名的观点是,世界是荒谬的。

哲学的结论告诉我们:人生其实是没有目的的。当人意识到人生没有目的的时候,对目的的本能渴望和没有目的的现实就会发生强烈的冲突,让人产生荒谬感。

书中说了哲学如何得到这个结论:人生其实是没有目的的。

有人说,你说的这种荒谬感,是只属于你们哲学家的。你们苦苦思考,认为人生没有目的。可是大部分老百姓不这么想啊,老百姓有的想,我活着是为了祖国富强;有的想,我活着是为了家人幸福;有的想,我活着是为了享乐一生。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目的,很多人都一生坚信这些目的,这不就不会产生荒谬感了吗?

假如真的能一辈子都坚信某种人生目的,从来不迷茫困惑(如意志坚定的宗教信徒或者革命者),那么的确不会产生这种荒谬感。

但是,普通人有的时候会突然质疑目的的合理性,进而怀疑人生,进而感到荒诞。就好比有人为了亲人活了一辈子,结果发现亲人辜负了自己;有人为了出人头地努力工作,结果发现自己根本不可能成功;有人为了享乐活着,结果在享乐满足的一瞬间感到了极大的空虚。这些时候,人们原有的目的崩溃了,有些人会及时给自己找到新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开导自己”)如果没能及时找到,就会感到这个世界荒谬,人的本质荒谬。

那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唯一的办法是和大众的做法一样,自己给自己找到人生意义(虽然是虚假的)。用西西弗的比喻来说,我们只能在推石头的时候哄自己说这么做是有意义的,并且乐在其中。这个哄骗自己的借口,就是人生意义。

第二十章 人生的意义

生活中应该采取的哲学态度

首先总结一下我们在生活中应该采取的哲学态度。

对于客观经验领域,也就是对于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世界,最好的研究方法是“基于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可证伪的理论”。说白了,就是科学。

对于“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这里没有标准答案,愿意相信什么都可以。可以相信不可知论、相信先天认识形式,也可以像中国的一些哲学家那样,相信真理不能说,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只能靠领悟,还可以相信世界是一场大梦,或者相信宗教信条。也可以这么说:世界的本质就是我的信念。我相信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

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该怎么回答呢?依然是没有答案,或者说答案丰富多彩。

你不觉得没有固定答案的世界才更美好吗?

假如我们找到答案了,说,人生意义就是“为了人类共同的幸福而奋斗”,那整天吃着薯片看美剧混日子的人们,岂不是要因此背上负罪感吗?可是凭什么啊,人家招你们惹你们啦?

假如我们说,人生意义就是“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呢?那为了子女受了一辈子苦的长辈们,他们的牺牲到底是毫无意义的呢,还是该算成为了满足他们私欲的“活该”呢?

一个“人生意义”只有唯一答案的世界,是不是很可怕呢?

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啊。

结束